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教育 成语教育

你知道哪些歇后语的由来吗-5个歇后语的来历

tamoadmin 2024-10-14 人已围观

简介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烈性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炭(叹,即享受) 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 以下为一些常用的歇后语: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秀才遇著兵:有理说不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贪 财到光棍

你知道哪些歇后语的由来吗-5个歇后语的来历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烈性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炭(叹,即享受)

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

以下为一些常用的歇后语: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秀才遇著兵:有理说不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贪

财到光棍手:一去无回头

盲人吃汤丸:心中有数

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水仙不开花:装蒜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礼义廉:无耻

泥水佬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

偷鸡不成:蚀把米,即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损失

茅坑里扔炸弹:激起民粪(愤)

阎王爷嫁女:鬼要

以下是一此常见於粤语的歇后语:

牛皮灯笼:点极唔明

床下底劈柴:撞板,即闯祸、出乱子

老婆担遮:阴公,即可怜

老公拨扇:凄凉(妻凉),即可怜

单眼佬老婆:一眼睇晒

冬钱腊鸭:得个睇字

隔夜油炸鬼:无火气

番薯跌落风炉:该烩

湿水榄核:两头唧

水瓜打狗:唔见咁截

无掩鸡笼:自出自入

白鳝上沙滩:唔一身散,即定了

火烧旗杆:有排长炭(叹)

潮州音乐:自己顾自己

结他无缐(湿水棉花):无得弹,即无可挑剔

非洲和尚:乞人憎(黑人僧),即令人讨厌

卖鱼佬冲凉/卖鱼佬洗身:无声(腥)气

船头尺:度水

亚兰嫁亚瑞:累斗累

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

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老举埋年结:算数

收集5条歇后语并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

1、蒋干盗书——上了大当。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2、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公元265年,司马昭病后,他的长子司马炎继承了相国晋王的爵位,开始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但他为了进一步篡夺魏王的王位,却绞尽了脑汁

3、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借古喻今,指事前做了充分准备,却太过自负,最终却遭到失败的事实。

4、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这句话是通过关羽单刀直入的故事来说明勇敢直前、不怕困难的人。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是公认的粗人、鲁莽汉,但使用计谋的一般是心思细密的人做的事,所以,张飞使计谋,就是粗人干细活了。

6、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张飞为人性格豪迈,功夫很厉害,没人敢检查。

7、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讥讽人嘴上说得好而没有一点行动。

8、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9、后主降魏——不知羞耻。他宠信了宦官黄皓,一切听黄皓的摆布。后来后主刘禅不知羞耻地投降了魏。形容很不体面。

10、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11、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

12、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黄忠在之前与关羽交战的时候马失前蹄摔在地上,关羽放了他一马。黄忠感激关羽的不杀之恩,在随后的交战中放水了。

1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在起事之初曾向东吴暂借荆州立足, 后来刘备羽毛丰满与魏, 吴成鼎足之势, 也终未归还荆州。比喻借故占用, 拒不归还。

1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一个文化术语。指的是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

1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五个歇后语

1.芝麻开花——节节高

本意:芝麻开的花是一节接一节的高

比喻意:比喻学业日日有成,职位总在升等

2.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5个吊桶打水有多有少,自然就有上有下,15个就是7上8下

比喻意:有时指心里没有底,闹心!也指生活乱七八糟!

3.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本意有些想不起来了,好像是指和尚太高了

比喻意:有些事情莫名其妙,让人搞不懂,摸不到规律!

4.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本意:八仙,每个神仙都有自己的法术,过海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技能

比喻意

:每个人都有可用的地方,指多个人合作,都发挥着自己的潜力!

5.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本意:不多说,反正姜太公那时候掉鱼,鱼钩是直的,详情上百度找姜公掉鱼

比喻意:心甘情愿的人自然就去找想要的东西,不用多费心思!

6.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本意:葱是青的,豆腐是白的!!比喻意:做事是清明的,很清清白白的事或者人!!

7.外甥大灯笼——照旧(舅)

有外甥则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

有关谐音的笑话,歇后语,字谜以及几种汉字的来历

歇后语介绍如下:

开水锅里洗澡--熟人。看见岳父不搭腔--有眼不识泰山。吃菠萝问酸甜--明知故问。口袋里装钉子--个个想出头。苍蝇叮菩萨--没人味。

背着娃娃推磨--添人不添劲。粪堆上开花--臭美。聋子看戏--饱眼福。马槽边上的苍蝇--混饭吃。吃饱了溜大圈--撑的了。

长江里的石头--经过风浪。刀砍大海水--难舍难分。到手的肥肉换骨头--心不甘。雕像匠不给神像扣头--知道老底。东扯葫芦西扯瓢--故意找茬儿。

擀面杖作筷,盆作杯--大吃大喝。浑身贴膏药--毛病不少。饭桌上的抹布--尝尽了酸甜苦辣。钢丝穿豆腐--别提了。鞭炮两头点--想(响)到一块了。

吃鱼不吐骨头--说话带刺。厨房里的灯--常常受气。八百年前立的杆--老光棍。擦粉进棺材--要面子。财神爷要饭--装穷。

搭棚子卖绣花针--买卖不大,架子不小。打发闺女,娶儿媳--两头忙。抱黄连敲门--苦到家了。冰块掉进醋缸里--寒酸。带着存折进棺材--要钱。

5个歇后语小故事,短一点,有趣的,好的给分,速度(适合班会)

分类: 娱乐休闲 >> 幽默滑稽

问题描述:

要准确的啊,简短些,歇后语笑话要好笑,字谜要有答案

解析:

歇后语: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

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 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

小炉灶翻身--倒霉(煤) 小碗吃饭--靠天(添)

关于汉字的知识

一 历史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从历史角度来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更可能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有观点认为《周易》中的八卦对汉字形成有较大影响,但支持者甚少。

二 原始文字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

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但是,商朝以后的汉字和这些几何符号是否一脉相承?这个问题还在争议中。许多学者提出,这些符号不一定是汉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绝对肯定是文字符号。

三 从象形到表意

泰山封山刻石,相传为李斯所书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这一时期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润流畅。

小篆解决了各国文字间出现大量异体字的情况,“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文字的统一有力促进了民族间文化传播,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国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文字史所罕见。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演变。初期汉字系统的字数不足,大量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但事物众多,不可能都用单一汉字表示,且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本身的学习困难,汉语逐步从单字表意演变为词语表意为主导。

四 造字及组成

在秦始皇统一汉字后,汉字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很多新造的字不断出现:

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唐朝时,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为她的名字。

五代刘岩取“飞龙在天”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龑”字。

在近代,由於大量西方知识的涌入,也造了许多字。例如随着“Beer”传入中国,如何用汉字表达是一个问题,最初译为皮酒,后觉不妥,於1910年左右创造了“啤”字——译为“啤酒”。为了表示英制的单位,还造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仑)、瓩(千瓦)、呎(英尺)等。不过这些多音节的字在1977年7月20日大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中被淘汰,在大陆地区已不再使用,但台湾等地仍可见到。

目前由於信息化及用字的规范,汉字已经不再任意增加新字。唯一的例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如“氦”、“氯”、“氡”、“锗”、“铬”、“铀”等。这种造字方法还在一直沿用,用于新元素的命名。化学元素的造字规律详见元素。

六书是汉字构成的分析,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但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的汉字构造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惟要注意的是,“六书”是对汉字产生的整理及分类,并不是造字的法则。

五 现代汉字形成

小篆笔画以曲线为主,后来逐步变得直线特征较多、更容易书写。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代以后,汉字的书写方式逐步从木简和竹简,发展到到在帛、纸上的毛笔书写。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迅速出现,不仅满足了公文和日常需要,还形成了浓郁东方特色的书法艺术。古代印刷术发明后,出现了用于印刷的新字形宋体,在现代又陆续出现了黑体、仿宋等字形。

六 汉字的语文知识

“永”字八法[编辑]

字形

汉字是一种方块字,每个字占据同样的空间。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笔”、“尘”;左右结构,如“搞”、“刘”;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复合结构,如“赢”、“斑”等。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笔画。

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即“笔顺”,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不同书写体汉字的笔顺可能有所差异。

七 读音

汉字是多种方言的共同书写体系,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中国现今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由于汉字数目庞大,因而存在明显的同音字现象;同时还存在同一个汉字具有多种发音的情形,称为多音字。这一情况在不同方言中有一定差别,但在汉语中是普遍存在的。

汉字虽然以表意为主,但并非不存在表音成分,最常见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来词的音译,比如沙发。此外,还有部分原有的表音词,如“救火”、(一命)“呜呼”。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一定表意成分,特别是国内的人名、地名。而即使是国外的人名、地名,也存在某些表意的低限,比如“Bush”绝不能音译成“不”。

由于汉字自汉朝到20世纪似乎没有经过多少变化,汉字没有直接表现汉语发音的变化。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推测它们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发音。

有学者认为,汉朝之前,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两个音节,次要音节和主要音节。详见上古汉语。

汉字在日语中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之分,往往一个字有很多读法。

在朝鲜语中则大致为一字一音,没有训读。

受日本影响,其他汉字使用国后来也使用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仑)、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陆地区由于官方废除已基本不使用,台湾偶尔还在使用,一般人也明暸其意思。

八 注音

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许慎的说文解字就采用这种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读若准”。 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如“女为说己者容”中,使用“说者曰悦”来进行注音。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过於冷僻,这就难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袜音韈”等。

魏晋时期发展出了反切法,据传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响。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反切法进行标注,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练,朗甸切”,即“练”的发音是“朗”的声母与“甸”的韵母及声调所拼成。

近代以来,又发展出了汉字形式的注音符号(俗称ㄅㄆㄇㄈ)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号仍是台湾教学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国最为广泛使用的是汉语拼音。

由於汉字以本身表义为主,注音方面较为薄弱。这个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献,不至於产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样,用字措辞太悬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断古代声韵的难度。例如“庞”从“龙”而得声,但今日北京话前者读“pang”,后者为“long”。如何解释这样的差异,就是音韵学所探讨的课题。

九 汉字与词语

汉字是汉语表形的最小单位,类似於英语的“字母”。但是,和“字母”不同,汉字同时也有表意成分,因此类似於“英语词组”中的单个“单词”。因此汉字是介於英语中“字母”和“单词”间的一个成分,对於这一点,从数量上也可以得出。

词语是汉语表意的最小单位,类比於英语的“词汇”和“词组”的总称。绝大多数汉字可以独立构成词语,比如“我”,类比於英语中的单一字母构成的词汇,比如“I”。大多数词语都是由两个以上的汉字构成的,不过,和英语中“词汇”和“字母”的关系不同,词语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个汉字独立构成词语时的意思有相关性,因此相当程度上简化了记忆。

汉字的高效率,体现在几千个常用字,可以轻松组合出数十万词语,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准确掌握这数十万词语的搭配形式和用法也成了一种负担。汉语常用词汇约为几万条,总词汇量约有百万条,虽然从数量上来说显得有些令人望而却步(英语四级不过4000个词汇),但由于大多数汉字构词法的表意性,要基本掌握并非遥不可及。因此,仅就词汇而言,其学习难度并不高;相比之下,掌握同样数量外文词汇的记忆强度则要大得多。

这种组词的高效率保证了汉字系统的稳定性,即词汇增加、语言发展而基础汉字基本不变。

十 汉字的数量

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日常所使用的汉字约为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

汉字数量的首次统计是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行的,共收录9353字。其后,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此后收字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类篇》,收字31319个;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

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日本的《大汉和字典》收字48902个,另有附录1062个;台湾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个;《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20世纪已出版的字数最多的是《中华字海》,收字85000个。

在汉字计算机编码标准中,GB2312收录简体汉字6763个,GBK收录简体、繁体及日语、韩语汉字20912个,Big5收录繁体汉字13053个,而Unicode的中日朝统一汉字基本字集则收录汉字20902个,另有两个扩展区,总数高达七万字。

十一 汉字的影响

对其他文字的影响

汉字书写体系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源文字之一,在汉字的影响下,还产生过:

契丹文

女真文

西夏文

古壮字(方块壮字)

古白字(方块白字)

古布依字(方块布依字)

字喃

但它们都因各种原因而消亡,汉语中的女书,如今也无几人能识。日语的假名(仮名)、以及朝鲜语的谚文(?)在创制时也都很大程度上受到汉字字形的影响。

此外如蒙古文、满文、锡伯文等也是在汉字书写方式和书写工具的影响下,将从右向左书写的源自阿拉米文字的书写方式改为从上到下书写,文字的结构也随之有所变化。

十二 现在或曾经使用汉字但非使用汉语的地区与国家

由于汉字和发声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很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如日本,朝鲜和越南都曾经有过不会说汉语,单纯用汉字书写的历史阶段。汉字的这个特点对于维系一个统一的汉族——一个充满各种互相不能交流的方言群体的民族——起了主要的作用。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在日本和朝鲜半岛,汉字被融合成它们语言的文字“汉字(かんじ)”和“汉字(?)”。直到现在,日语中仍然把汉字认为是它们书写体系的一部分。在朝鲜,已经根本不使用汉字了;在韩国,汉字的使用有可能减少的趋势。但是由于朝鲜语中使用了大量的汉字词汇,并且重音现象严重,所以在需要严谨表达的场合时仍然会使用汉字。大多数的人名、公司机构名称也使用汉字。

汉字于公元3世纪经朝鲜半岛辗转传入日本,现在的日本已限制汉字的使用,二战后简化了部分汉字并且颁布了常用汉字表及人名用但使用汉字,还创造和简化了一些汉字汉字,如“辻”(十字路口)、“栃”、“峠”(山路)和“広”(广)、“転”(转)、“働”(劳动)等。详见:日本汉字。

朝鲜半岛

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了朝鲜半岛,朝鲜语曾经完全使用汉字来书写。1444年,朝鲜世宗大王颁布《训民正音》,发明了谚文与汉字一起使用。现在的大韩民国还在使用汉字,人们可以按照个人习惯书写,但是现在能写一笔漂亮汉字的韩国人越来越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废除了汉字,仅保留了十几个汉字。详见:韩文汉字。

越南

公元1世纪汉字便传入了越南,越南语也曾完全使用汉字做为书写用文字,并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字喃,但是由于书写不便,汉字仍是主要的书写方式。1945年,越南成立后废除了汉字,使用了称为“国语字”的拼音文字。现在的越南文已经看不出汉字的痕迹了。详见:字喃、字儒

十三 对民俗的影响

中国许多民俗都与汉字有关,例如:

射虎:就是猜灯谜,也叫打灯虎,与汉字有着密切关系。旧时的射虎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文人射虎,谜面深奥谜格复杂多样谜底多为四书五经中的原句;一类是市井灯谜,谜面谜底均很通俗。射虎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合体字:中国民间常将一些带有吉祥含义的短语合写为一个字,以祈求吉祥,常见的合体字如“招财进宝”、“双喜”等。

合体字“好学孔孟”谐音字:中国人喜欢利用汉字的同音特点用谐音字取吉祥之意,比如蝙蝠的“蝠”谐音为幸福的“福”,走兽的“兽”谐音为长寿的“寿”。

九九消寒图:中国北方地区的一项民俗在每年数九的季节写下“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双钩字,这九个字每字九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根据天气为一个笔画填充颜色,到数九结束完成一幅九九消寒图

花鸟字:一些民间艺人用一些花卉和禽鸟的图案拼写成汉字,近看细节是一些花鸟画,远看整体却是一幅字,这种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被称作花鸟字,是一种多彩花鸟虫鱼组合书法。在国内,只有在春节庙会中,和一些节日 *** 中才可以看到。花鸟字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也成为一种街头艺术。早期的鸟字画大多写的是一些吉祥话语,以祈求吉利,现在在庙会见到的鸟字画则以书写顾客的姓名为主,购买者的目的也由祈求吉祥逐渐转变为猎奇。

十四 对艺术的影响

的书法作品汉字独特优美的结构,书写的主要工具——毛笔有多样的表现力,因而产生了中文独特的造型艺术——书法。而篆刻是和书法相关的艺术,用刀在石材上雕刻出篆字作为印章。

十五 汉字的拉丁化

近四百年来,西方人和华人本身都提出了很多汉字的拉丁化方案,主要包括:

威妥玛式拼音(1867年)

邮政式拼音(1906年)

国语罗马字(1928年)

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1931年)

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

粤语拼音(1993年)

通用拼音(1998年)

现在,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最广且被联合国接受的汉字拉丁化方案。

十六 汉字简化

楷书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近代,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明开始进入东亚,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中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当中有人坚持汉字的传统,但亦有不少人鼓吹放弃使用汉字。这些鼓吹放弃汉字运动的立论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因为汉字不能透过打字机书写,而必须使用巨型的排版房的铅字。就此,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

日语:二战后,日本也打算完全放弃汉字,但因为日文假名只能表音,废除汉字后很不方便,最后汉字得以留存,但公布了《当用汉字表》(1850字),限制出版品汉字使用,但造成诸多表达上的不便,於是又有后来又于1981年公布《常用汉字表》(1945字)。

越南语:越南在法国殖民者的强制之下,早在19世纪末就很大程度上放弃了汉字,而使用拉丁化越南文代替。二战后,越南民主共和国(后来改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为普及教育,正式彻底地废弃了汉字。

朝鲜语:1444年,朝鲜颁布推行《训民正音》,采用汉字笔画式拼音字母,即谚文字母。由于谚文字母在印刷拼写时,可以将拼一个字的字母写在一起,可以方便地看成是一个字(虽然这样也会产生很多重音),因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1948年完全放弃了汉字;而大韩民国从1970年宣布停止在学校教授汉字,自1976年以后,使用汉字的人也愈来愈少。但近年又有恢复汉字的呼声。

以下为各地区对汉字简化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 - 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1986年修订后重新发表,一直在中国大陆及新加坡使用至今。1977年,曾公布《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试用一段时间(约八年)后因为字形过於简单且混乱而于1986年正式宣布废除。

新加坡 - 过去曾经尝试推出自己的汉字简化表。1976年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采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的简化字。

马来西亚 - 1981年出版《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泰国 - 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教授简体字,实际教学中简繁并用。

日本 - 日本民间长期流行着一些简体字。1946年日本内阁公布《当用汉字表》,收字1850个,其中有131个是简体字,与中文简体字相同的有53个,差不多相同的有9个。

韩国 - 1983年《朝鲜日报》公布第一批简体字90个,在《朝鲜日报》上使用,与简体中文相同的有29个,差不多相同的有4个。

中华民国(台湾地区) - 台湾并没有类似於以上地区,由官方规范、系统化的以简体字取代同义繁体字的过程。

这种情况也使在说汉语的地区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分别是繁体字及简体字。现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华人间,一般使用简化汉字,在香港、澳门一般使用传统汉字,没有进行过官方统一规范。台湾是使用传统汉字的主要地区,教育当局曾对用字发布若干规范,与港澳的汉字有些许的差别。对於使用简体字或繁体字对语言学习及运用的影响,学者及一般民众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及意见。

50年代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为普及教育,提出了简化字:

有时是纯把笔划简化(例如:叶与叶;万和万);

有时几个繁体字被简化成一个简体字;(例如:后与后;几与几)

有时则把古汉字赋与新意义,选简体字使用(例如:丰与丰;腊与腊)。

汉字简化主要以“述而不作”为原则,即主要是采用通行已久的俗体字或笔画简单的异体字,而不另创新字。也有不多的新创字,如:尘。

但是自推行汉语文字改革以来,简化汉字一直颇受争议。

十七 异体字

除了造字以外,另外还有许多异体字。他们是意义和读音完全相同,但写法不同的字。有的是因为历史缘故,有的是名人造字,如“和”与“龢”,“秋”与“秌”和“龝”等。

中国大陆於1956年公布整理异体字表,废除了大量异体字,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恢复了部份异体字。如“於”曾被当作“于”的异体字废除掉,但在1988年发表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又恢复成为规范字。另外,不同地区对异体字的取舍有所不同,例如:韩国就以汉字各种异体字中最早出现的样式为标准写法。所以,在韩语汉字的标准中,取“甛”而不取“甜”、取“幇”而不取“帮”、取“畵”而不取“画”。

十八 字形

各地汉字差异由於各地对字形的使用并没有统一,加之大陆地区使用“新字形”,便产生了许多差异。例如“刃”及“角”,在各地写法都不尽相同。 又如“口”字,台湾规定最后一横要写得超过上面的横折露出来一点,其他地区的写法却是不出头的(注意右图“启”字的“口”)。

十九 汉字的计算机处理

详见中文信息处理 由于打字机键盘在设计时本身没有考虑汉字输入的问题,输入汉字往往比输入拼音文字困难。汉字没有经过中文打字机的普及,直接进入了电脑中文信息处理阶段。在电脑发明初期曾引起汉字能否适应电脑时代的问题,支持汉字拉丁化的学者甚至以此为理据。

随着各种中文输入法的出现,汉字的计算机输入、存储、输出技术得到了基本解决,大大提高了中文写作、出版、信息检索等的效率。目前中文输入法有上千种之多,主要包括表音输入和表形输入两类,也有两者兼之的。汉字的语音输入、手写识别和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如收录数千字的(中国大陆)、Big5及CNS11643(台湾)、HKSCS(香港)、JIS(日本),以及收录两万多字的GBK(中国大陆)、国际标准Unicode、ISO10646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技术及其他种种因素,在收录字数,及收录字体等方面或做不同层次的调整。例如台湾的民间机构资策会推出字码标准时,为方便电脑处理汉字,以“统一异体字”的名义采纳了多个字型比较简化的日体汉字,如:“衞”->“卫”。

中国 *** 为了解决邮政,户籍整理等领域用字的迫切需要,于2000年实行了一个新的汉字编码的国家标准《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18030-2000,共收汉字27484个。并强制所有在中国售卖的计算机产品必须支持这个新的国家标准。

二十 汉字编码系统

为进行信息交换,各汉字使用地区都制订了一系列汉字字符集标准。

国标码(“国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简称)在中国大陆使用。GB2312收录6763个汉字,GBK收录20912个汉字,最新的GB18030收录27533个汉字。

BIG5码。收录13053个汉字。在台湾和香港使用的一字节或两字节编码。

Unicode并不被中国 *** 很好的接受。中国 *** 要求在中国大陆出售的软件必须支持GB 18030编码。

在国际通信化和软件设计领域,CJK编码收集了汉语、日语、韩语中的汉字集。

二十一 汉字的将来

现在简化汉字主要通行於中国大陆、新加坡和东南亚的华人社区;繁体汉字则通行於台湾、港澳和美洲的华人社区。

有人相信繁体中文比较难学会书写,故此繁体中文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少。在另一方面,有很多文化上的保守人士认为简体中文是“不纯的”和“低劣的”汉字。但随着中国大陆政治上和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加,简体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繁体中文的使用似乎不大可能回复到以前的统治地位。在文化层面而言,除非中国大陆欲与台湾分离及与古代中国文化彻底脱离,否则繁体字不会完全消失。

不过不管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在其他地方,书法界一般都是用繁体汉字来创作。很多人认为,相对简体汉字,繁体有些书写形式更有美感。

实际上,大陆、台湾和港澳三地日益加深的经济联系,迫使民间跨越两种书写体系的障碍。现在香港的日常使用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简体汉字,一些学校也已经把课本转化成了简体中文版本。也有些大陆人为了提高与港台人士的沟通效率,尝试繁体字的书写。作为文化的载体,未来汉字的发展,可能是任何人也难以预料的。

五句歇后语的意思

一 、黄鼠狼给鸡拜年

这段话的歇后语不用说中国人都知道。 如果把它倒过来念念, 鸡给黄鼠狼拜年,我想应该没有人听说过 ,那就是送货上门

二 、苍蝇飞到玻璃上

想当年江南雨上课的时侯不专心, 老师说:你真是苍蝇飞到玻璃上。江南雨愚顿: 向老师请教 。老师说: 那就是只有光明 没有前途

三、老鼠给猫作

现代人发挥其聪明想像 ,竟然能把猫跟老鼠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段话的歇后语我想知道的人并不多。那就是要钱不要命 如果把它倒过来念念, 我想应该也没有人听说过。 那就是谈笑于风花雪夜 玩弄于股掌之间

四、过程不重要 结果才是最重要

几年前非常流行的一段话, 现在似乎已经销声匿迹了, 足以证明这段话有毛病。如果站在生命学的角度来说 :这句话就大错特错了, 人生就像是坐在一部开往天堂的火车 ,我们不必再乎目的地 ,我们只再乎沿途的风景, 奇异风光, 千娇百媚 。所以说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五、秀才赶考

古时有位秀才进京赶考, 在客栈里晚上作了一个梦 。梦见下雨天出门头戴一个斗笠,手里拿着一把雨伞 。第二天醒来他觉得这个梦跟他的考试有关系, 决定找一个算命先生算一算 。这位算命先生什么话都没说 。就告诉他一个成语多此一举 秀才毕竟是个读过书的人,一听这话就明白是什么意思。 回到客栈卷起铺盖准备走人, 店小二问他为何 ?秀才把事情的经过一说。 店小二说:好梦 。也告诉他一个成语有备无患 秀才一听不知所以然,敢问三鑫论坛网友 ,秀才我该听谁的呢

红楼梦的歇后语5个

、 一般歇后语

1、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 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3、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4、 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5、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6、 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7、 打破沙锅——问到底

8、 灯盏油干——火烧芯(心)

9、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10、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11、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12、 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13、 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14、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5、 高打蚊子——大材小用

16、 蛤蟆跳井——不懂(扑通)

17、 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炸开了

18、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19、 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讨不到好报

20、 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21、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22、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3、 脚踩两只船——摇摆不定

24、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25、 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26、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27、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28、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29、 老奶奶吃稀饭——无耻(齿)下流

30、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31、 老太婆开了口——一望无涯(牙)

32、 聋子的耳朵——摆设

33、 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

34、 鲁智深出家——一无牵挂

35、 猫哭耗子——假慈悲

36、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37、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8、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39、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40、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

41、 生姜——老的辣

42、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43、 四两棉花——免谈(弹)

44、 寺里起火——妙(庙)哉(灾)

45、 孙大圣听了紧箍咒——头疼

46、 天文台上的望远镜——好高骛远

47、 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48、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49、 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50、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51、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52、 哑巴打官司——有口难言

53、 一顿能吃三升米——肚量大

54、 岳飞背刺字——精忠报国

55、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56、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57、 芝麻开花——节节高

58、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59、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60、 坐飞机吹喇叭——唱高调

2、 来自三国的歇后语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黄忠叫阵—不服老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张飞睡觉—不闭眼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张飞讨债—声势凶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杀关羽—嫁祸于人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刘备编草鞋—内行

关羽开凤眼—要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曹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

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孙权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5个《红楼梦》的歇后语推荐:

1、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

解析:坐山观虎斗,指的是对双方争斗不动声色,待两败俱伤时从中渔利。

2、借剑——不露痕迹。

解析:比喻不露痕迹利用甲伤害乙。

3、引风吹火——费力不多。

解析:指的是有借力使力,费力不多就办成事的意思。

4、站干岸儿——不沾事(湿)。

解析:说的就是隔岸观火,比喻袖手旁观,不沾事(湿)。

5、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

解析:指的是有意制造事端,事发后又装做与己无关。

以上这5个歇后语都是通过王熙凤之嘴说出来的,我们如见如闻很清晰地看到了贾府复杂的人事弊端,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是贪图享乐、偷懒,三是暗中使坏,坐收渔利。

关于《红楼梦》的文学造诣

《红楼梦》可以说是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不但涵盖了古代生活的经典民俗,在语言文学上也有高超的造诣。《红楼梦》里有很多生动有趣的俗语俚语歇后语,形象传神又通俗易懂地表达了一些晦涩难懂的道理。这些话装饰了语言,让语言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很受人们的喜爱。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