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解析 成语解析

一卒之田是什么意思-一卒之效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2024-10-11 人已围观

简介卒(zú):军队编制。《周礼·地官》以百人为卒,卒有卒长。《司马法》亦以“百人为卒”。《国语·齐语》以二百人为卒,由连长统率。行(háng):古代的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于是让跟从出征的人,每一百人为一卒,出一头猪;每二十人为一行,出狗和鸡各一只,召令巫史写出征表文,用咒语诅咒它。古代封爵为什么称封多少户?这里的户意味着什么?1. 有"卒"的四字成语有

一卒之田是什么意思-一卒之效是什么意思

卒(zú):军队编制。《周礼·地官》以百人为卒,卒有卒长。《司马法》亦以“百人为卒”。《国语·齐语》以二百人为卒,由连长统率。

行(háng):古代的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

于是让跟从出征的人,每一百人为一卒,出一头猪;每二十人为一行,出狗和鸡各一只,召令巫史写出征表文,用咒语诅咒它。

古代封爵为什么称封多少户?这里的户意味着什么?

1. 有"卒"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有"卒"的四字成语有:身先士卒、无名小卒、不忍卒读、仓卒主人、仓卒之际 成语: 身先士卒 拼音: shēn xiān shì zú 解释: 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

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处: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示例: 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成语: 无名小卒 拼音: wú míng xiǎo zú 解释: 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

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成语: 不忍卒读 拼音: bù rěn zú dú 解释: 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常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4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示例: 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 成语: 仓卒主人 拼音: cāng cù zhǔ rén 解释: 仓卒:匆忙。

客人突然到来,仓促中招待不周,难尽主人之礼。 出处: 《西京杂记》卷四:“有仓卒客,无仓卒主人。”

成语: 仓卒之际 拼音: cāng cù zhī jì 解释: 仓卒:仓促,匆忙。匆忙之间。

出处: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文士传》:“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在仓卒之际,强弱未分。” 。

2. 卒四字成语大全

〔 不忍卒读 〕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 仓卒之际 〕仓卒:仓促,匆忙。匆忙之间。

〔 丢卒保车 〕本是象棋术语。后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 贩夫走卒 〕旧指小贩和差役。泛指旧社会里地位低下者。

〔 过河卒子 〕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过了河之后可以横着走,威力更大。

〔 聊以卒岁 〕聊:姑且;勉强;卒:尽;终;岁:一年。姑且这样度过一年。本指逍遥自在地度日。

〔 身先士卒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

〔 无名小卒 〕卒: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指没有名气不受重视的小人物。

〔 儿童走卒 〕走卒:差役。比喻见闻最为浅陋的人

〔 宿将旧卒 〕宿将:有丰富经验的老将。指有丰富经验的将领和士兵

〔 仓卒应战 〕指没有准备匆忙对付

〔 卒岁穷年 〕卒:终了,岁:年;穷:完了。指整年

〔 躬先士卒 〕犹身先士卒。

〔 轻卒锐兵 〕轻卒:轻装的士兵。锐兵:锐利的武器。轻装勇猛的士兵,手拿锋利的武器。

〔 瓦合之卒 〕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凑合在一起一样的士兵。

〔 马前小卒 〕卒:兵;走卒。旧指在车马前头供使唤奔走的人。现多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 乌合之卒 〕乌合:像乌鸦一样仓猝聚集一处。比喻仓猝聚集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仓卒从事 〕仓卒:匆忙。匆匆忙忙处理事情

〔 争先士卒 〕士卒:士兵。指作战勇敢,都争先在前

〔 勇夫悍卒 〕悍:凶暴蛮横。勇猛的武夫,凶悍的士卒

〔 残兵败卒 〕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战败后剩余的兵卒。指被击溃的军队或势力

〔 仓卒主人 〕仓卒:匆忙。客人突然到来,仓促中招待不周,难尽主人之礼。

〔 为德不卒 〕卒:完毕,终了。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 贩夫驺卒 〕小商贩和隶役。泛指地位低下的人。

〔 有始有卒 〕谓做事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

3. 关于卒的四字成语

关于卒的四字成语 :

丢卒保车、

无名小卒、

身先士卒、

不忍卒读、

儿童走卒、

畜我不卒、

为德不卒、

卒岁穷年、

过河卒子、

卒擅天下、

一卒之令、

仓卒之际、

不堪卒读、

贩夫走卒、

整旅厉卒、

宿将旧卒、

一卒之田、

优游卒岁、

卒卒鲜暇、

仓卒主人、

瓦合之卒、

聊以卒岁、

卒极之事、

轻卒锐兵

4. 不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按兵不动、按兵不举、傲不可长、敖不可长、爱不忍释

爱不释手、安不忘危、哀而不伤、暧昧不明、傲慢不逊

按捺不住、暗室不欺、不按君臣、不安其室、不安于室

不安于位、不卑不亢、百不当一、逼不得已、必不得已

不避斧钺、不辟斧钺、百不获一、鞭不及腹、兵不接刃

不避艰险、必不挠北、不步人脚、不避水火、不辨菽麦

不辩菽麦、不辨菽粟、不便水土、百不失一、不避汤火

兵不污刃、兵不血刃、兵不雪刃、败不旋踵、百不一存

百不一贷、兵不由将、不拔一毛、兵不厌权、百不一遇

兵不厌诈、卑不足道、不败之地、悲不自胜、不辨真伪

不白之冤、不拔之志、并存不悖、不瞅不睬、不偢不倸

不揪不睬、把持不定、半痴不颠、不茶不饭、匕鬯不惊

边尘不惊、鞭长不及、不存不济、不痴不聋、半筹不纳

不辞而别、不差毫发、不差毫厘、不存芥蒂、不辞劳苦

不差累黍、不揣冒昧、不出所料、不成三瓦、不差上下

不成体统、不啻天渊、不耻下问、不齿于人、不耻最后

不测之祸、不次之迁、不逞之徒、不次之位、不臣之心

不测之忧、不测之罪、半懂不懂、不得不尔、半低不高

变动不居、宝刀不老、抱打不平、百读不厌、不当不正

不登大雅、不得而知、不得开交、不得其所、不得其

不断如带、不得人心、不当人子、不待蓍龟、不动声色

不得善终、不得违误、不得要领、不懂装懂、不打自招

博而不精、避而不谈、备而不用、不恶而严、不二法门

不分彼此、不悱不发、抱负不凡、不丰不俭、不愤不启

不丰不杀、不分伯仲、不法常可、不废江河、不复堪命

不分青白、不乏其人、不分胜负、不伏烧埋、不服水土

不乏先例、不分轩轾、不分玉石、不分皂白、不费之惠

不负众望、不分畛域、半间不界、不尴不尬、不管不顾

不间不界、不古不今、不干不净、不瞽不聋、敝盖不弃

不甘雌伏、不顾大局、不共戴天、不过尔尔、不敢告劳

不敢高攀、不敢苟同、不甘后人、不敢后人、不甘寂寞

不关紧要、不敢掠美、不敢旁骛、不顾前后、不改其乐

不顾活、不甘示弱、不龟手药、不关痛痒、不敢问津

不管一二、不顾一切、不苟言笑、不敢造次、不根之论

不攻自破、不轨之徒、不根之谈、不敢自专、变化不测

变幻不测、白黑不分、不哼不哈、不慌不忙、变化不穷

不寒而栗、不欢而散、不怀好意、不遑枚举、不遑宁处

不遑宁息、不遑启处、不合时宜、不遑暇食、不护细行

不好意思、不讳之朝、不讳之路、不讳之门、不惑之年

不揪不采、不揪不采、不矜不伐、不今不古、不饥不寒

不即不离、不紧不慢、不稼不穑、不疾不徐、不禁不由

不骄不躁、不近道理、不教而杀、不教而诛、不胫而走

不咎既往、不觉技痒、不见经传、不记前仇、不计其数

不绝如带、不绝如发、不绝如缕、不近人情、不绝如线

5. 一什么不什么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一窍不通:拼音yī qiào bù tōng,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对某事完全不懂。

出自:《吕氏春秋》“纣心不通,安以为恶,若其一窍通,则比干不杀矣!”

译文

如果纣王的心通了一窍,就不会做出糊涂事把比干杀了!

2、一毛不拔:拼音yī máo bù bá,连一根汗毛也不肯 *** 。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自:孟子说:“杨子奉行‘为我’,拔根汗毛就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

译文

孟子说:“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

3、一文不名:拼音yī wén bù míng,意思是指一文钱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出自:《史记·佞幸列传》:“(邓通)竟不得名一钱,寄人家。”

译文

“(邓通)竟然连一钱也不拿,寄往者家里。”

4、一成不变:拼音yīchéng bù biàn,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出自:《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译文

“刑的人,成形之物。侀的,成功的原因。一成不可改变,所以君子尽心尽力。”

5、一瞑不视:拼音yī míng bù sh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有断头绝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译文

“有断头断了头,一闭上眼睛就万世不看,不知道什么好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人。”

搜狗百科-一成不变

搜狗百科-一瞑不视

搜狗百科-一文不名

搜狗百科-一毛不拔

搜狗百科-一窍不通

6. 不~不~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不卑不亢、

不破不立、

不知不觉、

不屈不挠、

不三不四、

不伦不类、

不偏不倚、

不稂不莠、

不折不扣、

不愤不启、

不骄不躁、

不慌不忙、

不即不离、

不闻不问、

不依不饶、

不悱不发、

不生不灭、

不疾不徐、

不蔓不枝、

不紧不慢、

不言不语、

不痛不痒、

不稼不穑、

不忮不求、

不郎不秀、

不上不下、

不矜不伐、

不冷不热、

不仁不义

7. 含“不”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共有2372个,其中4字成语1958个: 哀而不伤、爱不忍释、爱不释手、暧昧不明、安不忘危 按兵不动、按兵不举、按捺不住、暗室不欺、敖不可长 傲不可长、傲慢不逊、把持不定、白黑不分、白首不渝 白头不终、百不当一、百不获一、百不失一、百不一存 百不一贷、百不一遇、百读不厌、百年不遇、百世不磨 百世不易、百思不解、百战不殆、百折不摧、百折不回 百折不挠、百折不屈、百折不移、百足不僵、败不旋踵 半痴不颠、半筹不纳、半低不高、半懂不懂、半间不界 半面不忘、半三不四、半身不遂、半生不熟、半不活 半文不白、半新不旧、半信不信、宝刀不老、报应不爽 抱打不平、抱负不凡、卑不足道、悲不自胜、备而不用 逼不得已、匕鬯不惊、比年不登、比岁不登、比众不同 鄙夷不屑、鄙于不屑、必不得已、必不挠北、闭口不言 闭门不出、闭门不纳、敝盖不弃、敝帷不弃、避而不谈 边尘不惊、鞭不及腹、鞭长不及、变动不居、变化不测 变化不穷、变幻不测、变生不测、表里不一、冰炭不投 兵不接刃、兵不污刃、兵不雪刃、兵不血刃、兵不厌权 兵不厌诈、兵不由将、并存不悖、并行不悖、博而不精 不安其室、不安于室、不安于位、不按君臣、不拔一毛 不拔之志、不白之冤、不败之地、不卑不亢、不辟斧钺 不避斧钺、不避艰险、不避水火、不避汤火、不便水土 不辨菽麦、不辨菽粟、不辨真伪、不辩菽麦、不步人脚 不测之祸、不测之忧、不测之罪、不茶不饭、不差毫发 不差毫厘、不差累黍、不差上下、不臣之心、不成三瓦 不成体统、不逞之徒、不痴不聋、不齿于人、不耻下问 不耻最后、不啻天渊、不偢不倸、不瞅不睬、不出所料 不揣冒昧、不辞而别、不辞劳苦、不次之迁、不次之位 不存不济、不存芥蒂、不打自招、不待蓍龟、不当不正 不当人子、不得不尔、不得而知、不得开交、不得其 不得其所、不得人心、不得善终、不得违误、不得要领 不登大雅、不懂装懂、不动声色、不断如带、不恶而严 不二法门、不乏其人、不乏先例、不法常可、不悱不发 不废江河、不费之惠、不分彼此、不分伯仲、不分青白 不分胜负、不分轩轾、不分玉石、不分皂白、不分畛域 不愤不启、不丰不俭、不丰不杀、不伏烧埋、不服水土 不负众望、不复堪命、不改其乐、不干不净、不甘雌伏 不甘后人、不甘寂寞、不甘示弱、不尴不尬、不敢高攀 不敢告劳、不敢苟同、不敢后人、不敢掠美、不敢旁骛 不敢问津、不敢造次、不敢自专、不根之论、不根之谈 不攻自破、不共戴天、不苟言笑、不古不今、不瞽不聋 不顾大局、不顾前后、不顾活、不顾一切、不关紧要 不关痛痒、不管不顾、不管一二、不龟手药、不轨之徒 不过尔尔、不寒而栗、不好意思、不合时宜、不哼不哈 不护细行、不怀好意、不欢而散、不慌不忙、不遑枚举 不遑宁处、不遑宁息、不遑启处、不遑暇食、不讳之朝 不讳之路、不讳之门、不惑之年、不饥不寒、不羁之才 不羁之民、不及之法、不即不离、不急之务、不疾不徐 不计其数、不记前仇、不加思索、不假思索、不稼不穑 不间不界、不见经传、不见天日、不骄不躁、不教而杀 不教而诛、不教之教、不解之仇、不解之缘、不今不古 不矜不伐、不矜细行、不紧不慢、不近道理、不近人情 不进则退、不禁不由、不经世故、不经之说、不经之谈 不经之语、不胫而走、不揪不采、不揪不采、不揪不睬 不咎既往、不拘细节、不拘细行、不拘小节、不拘形迹 不拘一格、不绝如带、不绝如发、不绝如缕、不绝如线 不绝若线、不绝于耳、不觉技痒、不刊之典、不刊之论 不刊之书、不刊之说、不堪回首、不堪其忧、不堪入耳 不堪入目、不堪设想、不堪言状、不堪一击、不堪造就 不亢不卑、不抗不卑、不可动摇、不可端倪、不可多得 不可告人、不可教训、不可究诘、不可救疗、不可救药 不可开交、不可揆度、不可理喻、不可枚举、不可名状 不可摸捉、不可磨灭、不可奈何、不可偏废、不可企及 不可胜道、不可胜计、不可胜记、不可胜纪、不可胜举 不可胜数、不可胜算、不可胜言、不可收拾、不可思议 不可 *** 、不可乡迩、不可向迩、不可言传、不可言宣 不可言喻、不可言状、不可一世、不可移易、不可逾越 不可造次、不可终日、不可捉摸、不愧下学、不愧不作 不愧不怍、不愧屋漏、不愧下学、不郎不秀、不稂不莠 不劳而成、不劳而获、不冷不热、不立文字、不凉不酸 不了不当、不了而了、不了了之、不劣方头、不磷不缁 不吝赐教、不吝指教、不吝珠玉、不留余地、不露锋芒 不露锋铓、不露圭角、不露神色、不露声色、不露形色 不伦不类、不落边际、不落窠臼、不落俗套、不蔓不支 不蔓不枝、不忙不暴、不毛之地、不名一格、不名一钱 不名一文、不明不白、不谋而合、不谋而同、不谋同辞 不牧之地、不奈之何、不挠不屈、不挠不折、不能自拔 不能自已、不念旧恶、不宁唯是、不偏不党、不偏不倚 不平则鸣、不破不立、不期而会、不期而然、不期而同 不期而遇、不期修古、不欺暗室、不欺暗室、不欺屋漏 不弃草昧、不迁之庙、不切实际、不勤而获、不擒二毛 不轻然诺、不情之请、不求甚解、不求闻达、不屈不挠 不染一尘、不仁不义、不忍卒读、不日不。

古代诸侯下一层的官员是什么

户代表每一个家庭。

封户,就是把一片土地连同上面的农户分封给一个人。

把土地封予或再转封予有功之士或宗亲,其土地即称作食邑。早期西周及春秋时代封建制度下的食邑,受封者对于所受封土地,除了经济上的权益之外,尚有统治该土地及人民的权力。但在战国至秦汉行郡县制以后,食邑逐渐转向以该地人民所交赋税为主的经济利益为主,而失去其他政治、军事上的作用,大多以“户”作为食邑分发的单位。

《孟子.万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袭。

秦朝

秦朝,继续使用自商鞅变法后定下的自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专门用以赏功。彻侯食县,其他诸爵得食俸禄如官吏。

公士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一级,即最低一级。有此爵之民,仍须服役,仅身份略优于无爵之人

上造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二级,只高于公士。《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造,成也,言有成命于上也。”此爵仅高于无爵,仍须服役。

簪袅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三级,高于上造,仍须服役。公元前186年汉代的《田律》和《户律》规定受田数额为簪袅3顷(300亩),簪袅3宅(宅地的标准是以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出土秦代竹简表明:在军中,每顿吃的饭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簪袅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

不更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四级,不更者,即可免充更卒(轮流服役的兵卒)之意,其他之役,仍须照服。

大夫

1、大(da)夫:古代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因此为一般官员的通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以下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官大夫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六级。《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加官、公者(接第七级为公大夫),示稍尊也。”汉时,第八级公乘以下仍须服役。汉代《田律》和《户律》规定官大夫受田数额为7顷(700亩),宅地的标准是7宅(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

公大夫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七级,又名七大夫。高于大夫、官大夫。秦时,民爵公大夫以上者,见县令、丞揖而不拜。汉高祖令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后,第九级五大夫始为高爵,仅得免役,公大夫仍须服役。

公乘

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八级。以得乘公家之车,故称公乘。秦与汉初,从第七级的公大夫(七大夫)起,即为高爵,汉高祖规定: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后,第九级五大夫以上始为高爵,五大夫的侍遇不过免役,公乘以下仍须服役,东汉明帝规定:赐民爵不得超过公乘。

五大夫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九等。汉初以第七级公大夫以上为高爵,都有食邑。汉文帝以后,改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仅得免役。

左庶长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级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左庶长为非王族大臣领政,左庶长可由非王族大臣担任,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官制仿效中原变革,行开府丞相总摄政务,各庶长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商鞅曾任此职.

右庶长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一级 右庶长为王族大臣领政,是王族专职。

左更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二级。“更”指更卒,即轮流服役的士卒,更卒之将为爵位名。

中更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三级。“更”指更卒,即轮流服役的士卒,更卒之将为爵位名。其爵处左右庶长和大少上造之间,在商鞅改革前是职爵同体,是九卿中第二,地位显耀。

右更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四级。“更”指更卒,即轮流服役的士卒,更卒之将为爵位名。

少上造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五级。《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言皆主上造之士也。”

大上造大上造即大良造官名。战国初期为秦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同时又为爵名。商鞅制定二十等爵,列为十六级。亦称大上造。与第十五级少上造均取“主上造之士”之意得名。见《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自从秦惠王设立相国掌握军政大权后,主要用作爵名。汉代沿用。

驷车庶长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七级。取乘驷马之长而为众长之意,是专门执掌王族事务,是王族专职。

大庶长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八级,仅次于列侯、关内侯。据《史记·秦本纪》,宁公(前716-704年在位)时已有此官。 商鞅变法之前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

关内侯秦、汉二十等级之第十九级,位于彻(列)侯之次。有其号,无国邑。一般系对立有军功之将的奖励,封有食邑多少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可世袭。南北朝时沿用,仅成为爵位的一种品级。

彻侯秦、汉二十等爵的最高级。汉武帝时,以避帝名讳(武帝名彻),改名通侯,亦称列侯。汉初列侯封邑,大者万户,小者五六百户。封邑一般为县,东汉初有封四县者,小者为乡或亭。汉初户口稀少,历年既久,人口增加,萧何、曹参、周勃、灌婴等的封地,户数最多者达四万户。列侯得征收封地租税,地方行政由中央政府所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后又有仅赐名号不给封邑者,加霍去病封冠军侯,另行指定地方为封邑。列侯多居京师,与所封之地关系淡薄,奉命“就国”(回到封邑居住)者,反似贬逐。

汉朝

西汉,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增设王爵。初,王爵有功臣得之者,高祖时诛伐殆尽。此后,王爵仅皇族可得。早期的诸侯王国大者列郡数十,小的也有数郡,皆由诸侯王自治其国,汉廷仅为之置太傅而已,其余丞相、内史、中尉、御史大夫之类皆王自置。经过七国之乱和汉武帝下推恩令、汉成帝绥和元年改制,诸王仅得食本国租税,不得预国政。尽废内史、御史大夫、郎中令、廷尉、宗正、太仆等与汉朝设置相同的官称,改丞相为相,治事如郡太守,令中尉治事如郡都尉。自此,王国与列郡无异。东汉王国制度与西汉后期一致,国与郡等,唯改太守为相、都尉为中尉,另置傅领王府事。

西汉初大封功臣,受封列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者一百四十三。列侯封地称国。侯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官治府事。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东汉侯制与西汉无别,唯侯国较小,大者不过四县、小者有仅食一亭者,东汉末年,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置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以当时蜀、吴两国所辖邑名封之,受爵者无从收取租税,开后世虚封先河。

汉武帝时,为筹措战费,令卖二十等爵(关内侯以下),致使二十等爵为人所轻。于是为将士立功者另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后亦卖之。

曹魏

曹操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王爵至男爵皆有国号、封地,县侯以下无封地而有租税。九等爵之外,曹操创立的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作为赐爵保留,仍无封、无食。 魏制: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非始封王者)之庶子封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王国大者郡、小者县。

两晋

西晋爵位非常繁复,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

王爵非皇子不封;公(郡公、县公)、侯(郡侯、县侯)、伯、子、男五等爵专封宗室;功臣封爵为“开国”诸爵及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自先秦以来沿用的赐爵制度正式废止。

西晋诸侯王与西汉初年诸侯王相类,得专制其国。案《晋书》记载,大国二万户,兵五千(置三军,中军二千,上下军各千五百);次国一万户,兵三千(置上下两军,各千五百);下国五千户,兵一千五百(置一军)。五等爵之公国之制同下等王国,侯国不满五千户,亦置一军,兵千人。其余诸爵与开国爵封地称国而但封君不治国事,乡侯至关外侯无封邑。诸王子除嗣王外,依次按公、侯、伯、子、男递降世袭。

南朝

南朝封爵沿袭东晋,唯封君对封国再失治权。陈朝增郡王爵、藩王爵。

北朝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始封五等爵,天赐元年废伯爵、男爵,后复之。除皇子外,功臣也得封王。景明元年定制:置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封国租税取率: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封爵品级:王超品,开国郡公正一品,开国县公、散公从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散侯从二品,开国县伯正三品,散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上阶,散子从四品下阶,开国县男正五品上阶,散男从五品下阶。官属:王至侯国等置官属。

北齐:置王爵与五等爵,王爵超品,其余诸爵视魏制各将一阶,诸爵皆开国置官属。

北周:初置开国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五等爵后据《周礼》改制,置亲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十一等爵。

隋朝

隋文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炀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余均废止。

唐朝

唐朝,分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如××郡开国侯、××县开国子。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为虚封,唯加实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入(后改为领取俸禄)。

宋朝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魏晋至宋,爵位分为世袭和不世袭两种。宋代及以前的世袭爵位具有以下特点:可以世代相传;子孙承袭爵位时一般不降等;当承袭爵位的子孙后无嗣或是获罪时,爵位通常会被削除,但有时候皇帝会找(受封者的)旁支子孙继续承袭爵位,称为“绍绝继封”。不世袭的爵位及受封者本身而止,身则爵除。宋朝世袭的爵位很少,大多数爵位都只是不世袭的终身爵。

宋朝依唐制保留封君食邑,自—万户到二百户,共十四等。食邑数字只是虚衔,唯食实封才可以领取相应的补贴。实封最多千户,少者百户,每户每月折钱二十五文,随官俸发给,可知宋朝的封爵收入颇低。

元朝

元朝,王爵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其于国公等爵封赐甚滥。

明朝编辑

明代封爵虽仍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但具体爵称有较大变动。

男性爵位

亲王:皇嫡长子立为太子,皇帝诸子年十岁立为亲王,有封地,故又称藩王,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王玺称“某国之宝”,二十岁就藩.

郡王: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 亲王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

镇国将军: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

辅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

奉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

所有爵位世袭,永远有别于齐民。

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

亲王封号一个字,如周王,燕王等。一般在亲王后由皇帝赐予谥号,称呼时采用封号加谥号加王的方法:如朱樉,封秦王,谥号愍,习惯上称为秦愍王。

郡王封号为两个字,如靖江王等。

洪武二十八年,重定岁支禄米数额,

亲王 一万石,

郡王二千石,

镇国将军一千石,

辅国将军八百石,

奉国将军六百石,

镇国中尉四百石,

辅国中尉三百石,

奉国中尉二百石。

此外,国家还为宗室修建宫邸、坟墓,提供随从官员、仆役以及其他待遇。

明初,宗室封爵中亲王名高位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洪武年间,朱元璋授予亲王以兵权。特别是分封在北方沿边的藩王,不仅拥有直属的护卫军,还经常统率大军出征,称为塞王。其中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后不久,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朱棣即位后,逐步解除藩王兵权,加强对宗室的限制和监视,从而形成了“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明中期,宗室受封人数不断增加,禄米成为明政府的沉重负担。藩王也竞相非法占田,少者几千顷,多者数万顷,减少了明政府的赋税收入,激化了社会矛盾。万历以后,为解决这些矛盾,朝廷被迫开放宗室出仕的禁令,允许镇国将军以下参加科举考试,以期宗室自养,而不再寄生食禄,但收效甚微。

中国历史上的爵位划分与欧洲是一样的吗

古代诸侯下一层的官员是卿大夫。

卿大夫: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规定要服从君命,担任重要官职,辅助国君进行统治,并对国君有纳贡赋与服役的义务。但在其“家”内,为一“家”之主,世代掌握所属都邑的军政大权。由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形成了相应的等级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礼记·王制》曰:“诸侯之上大夫卿。”《注》道:“上大夫曰卿。”《礼记·王制》又有: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国语·鲁语下》:“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一般情况下,卿的地位较大夫为高,卿的田邑较大夫为多,并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在西周时期,属于第三的贵族,其非嫡长子是士大夫,为西周最低的贵族。

中国历代爵位一览.

先秦时期的封爵

A上古的“爵”

《通典.职官.封爵》上载有:

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

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

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

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孟子.万章篇》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

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

.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

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但以上这种“爵”只是一种

名号,与后世的封爵有很大的区别.除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权力是相等的,仅

仅是在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这个最近有不少著作论述,专门讨论这一问题.

B春秋战国时的封爵

战国以前,各诸侯国内部的爵实际上有卿、大夫、士三级,每级又分上中下三等.各国按

国大小待遇不同,如《左传》中载“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

小同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大,下当其下大夫.”有不同的食封标准,如《国

语》中载“大国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左传》中也载赵简子曾有“上

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之语.

战国时,各国的爵大致有卿、大夫等.如各国都曾有“上卿”、“亚卿”、“客卿”等,

均为将相所得的高爵.大夫一级如有上大夫、中大夫、国大夫、五大夫等.战国各大国出

现了侯爵,如秦有彻侯、关内侯,楚有通侯,其他各国均有侯.除侯外还有封君,侯、君

封地或以县计,或以户计,但仅能食其封地的租税,无军政司法独立权,不世袭.除此以

外,各国还有一些特别的爵称,如楚国的封爵还有执珪、执帛.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定二十等军功爵: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褭,四不更(以上相当于

“士”),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以上相当于“大夫”),

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

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以上相当于“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以上相当于“

诸侯”). 彻侯得食县(设令、长),关内侯食租税于关内,余大庶长以下十八等,则如

吏职.凡斩获敌首级一颗,即赐爵一级,还要有赐田宅和服役人员一名的优待.有爵级则

可为官,斩敌甲首一颗,赐爵一级,愿做官的,可以作“五十石之官”,即斗食小吏.

秦汉时期的封爵

A秦灭六国,实行纯粹的郡县制,赏爵仍为二十等爵.

西汉初分封了八个异性诸侯王,不久大多扫除,又分封了一批同性诸侯王于关东,镇土抚

民.初期诸侯王国一般较大,常有几郡,国内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

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平七国乱后削减,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

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

长丞皆损其员.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光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

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

太守,中尉如郡都尉.到后来的王国不过相当一郡,且王后诸子皆可分其地,越来越小

B东汉略如西汉制,以皇子封王,其郡为国,置傅、相、中尉等.

侯(即二十等爵中的列侯)以户数为差,大者不过万户,少者五六百户,汉初因功封列侯

者有一百四十三人.侯国建制相当于县,有国相,相当县令,受所在郡守节制.列侯另有

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数官.朝廷京师设主爵中尉管理列侯,景帝时改由大

鸿胪管理.东汉时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设国相,有家丞、庶子等家臣.

汉仍承秦二十等爵(武帝时改彻侯称列侯),其中七大夫以上为吏爵,可令食邑;七大夫

以下为民爵,只及其身与户.后其爵渐轻,武帝时在此之外,又特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

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

,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规定立功受爵的将士可以补吏,可以赎罪,功

劳超等者,大者封侯,小者补郎,使受爵者得到实际利益.但是,由于规定了武功爵可以

买卖,所以也就无法避免爵位朝轻、滥方向发展.东汉时期,由于征辟、察举和任子等制

度基本上垄断了官吏选拔权,虽二十等爵仍在,其作用已式微而益轻,除列侯、关内侯两

级外,其余的后来几乎名存实亡.东汉末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又设名号侯十八级,关中

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皆为不食租的虚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封爵

1、曹魏的封爵

自曹魏起正式废除了秦汉以来的二十等爵,实行公侯伯子男五等制度,以后为历朝所沿行

.

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最初在乡侯之

下还有亭侯,后省)、关内侯.王为皇室宗亲独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宗室、功臣

都有,均有封地;县侯、乡侯、关内侯为功臣及子弟起家封爵,无封国,食租税.王至男

视官一品,县侯视三品,乡侯视四品,亭侯视五品,关内侯视六品.

黄初三年始封皇子为王,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乡侯,公之庶子为亭伯;黄

初五年改封诸王皆为县王,以县为国;明帝太和六年再调整,改封诸侯王,以郡为国.王

国置相、都尉(以上五品)、傅、保、友(以上六品)、郎中令、中尉、大农、司马(以

上七品)、家令(八品)各一人;公国职员如王国;侯国置相(八品,相当县令)一人以

及家令、家丞、傅等家臣.

除以上九等爵外,也有对庶民、士兵的赐爵,即曹操时在关内侯以下创立的名号侯、关中

侯、关外侯、五大夫侯,皆为不食租的虚封.

2、两晋的封爵

晋武帝咸宁三年(275年)定制,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

、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亭侯、关内侯.非皇子不

得封王,宗室封爵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又有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之别);功

臣有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子、开国男、乡亭侯(乡

侯和亭侯)、关内侯、关外侯等.五等爵上加“开国”二字西晋时较少,东晋多以此酬异

性功臣,其建制不久,常与原五等爵混称,沿用至后世.从官品上看,开国郡公、县公为

一品,开国县侯、伯、子、男为二品,县侯三品,乡侯四品,亭侯五品,关内名号侯六品

,关外侯七品.

晋武帝时对王国制度有具体规定:大国二万户,兵五千(置三军,中军二千,上下军各千

五百);次国一万户,兵三千(置上下两军,各千五百);下国五千户,兵一千五百(置

一军).公之制同王之下国.侯不满五千户,亦置一军,兵千人.诸王子除嗣王外,依次

按公、侯、伯、子、男递降.王、公、侯国均以中尉领兵.王国置相(后改称内史),王

官除傅、保、友、郎中令、中尉、大农、常侍、侍郎外,职官略同郡,以上均由朝廷任命

.租调由王“三分食一”(东晋改为“九分食一”)

3、南朝的封爵

南朝宋制因两晋,唯大小国皆三军(至孝建中,国官属不得对其主称臣,改称下官).王

子为后,例封千户.齐因之.

梁封爵大体因前代,定制:诸王言称令,境内称之为殿下;公侯言称教,境内称之为第下

;皆自称为寡人.梁的五等爵制为:“五等诸公(即开国诸公),位视三公,班次之;开

国诸侯,位视孤亲、重号将军、光禄大夫,班次之;开国诸伯,位视九卿,班次之;开国

诸子,位视二千石,班次之;开国诸男.位视二干石,班次之”. 陈有郡王、嗣王、藩王

、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侯、伯、子、男、沐食侯、乡亭侯、关中关外侯,凡十二等.因

国小,王国封户一般大国不过两千(个别曾到五千户),小国仅千户.郡王、嗣王、藩王

为一品,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二品,开国县侯三品,开国县伯四品,开国县子五品,开国

县男六品,沐食侯七品,乡、亭侯八品,关中、关外侯九品.一品视万石,二、三、四品

并视中二千石,五、六品视二千石,七、八品视千石,九品视六百石.

4、北朝的封爵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始封五等爵;天赐元年,减五等爵为四等:王、公、侯、

子,王封大郡.公封小郡,侯封大县,子封小县.后又复添伯、男二等.皇子和异性元功

上勋皆可封王.孝文帝行“亲疏世减挡”:亲王2000户、始蕃1000户、二蕃500户、三蕃3

00户.王国官有师、友、文学及中尉、大农、上中下将军、常侍、侍郎等.景明元年定制

有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王食半

,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各爵品级为:除王外,开国郡公正一品,

开国县公、散公从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散侯从二品,开国县伯正三品,散伯从三品,

开国县子正四品上阶,散子从四品下阶,开国县男正五品上阶,散男从五品下阶.

北齐爵分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王,位在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封内之

调,尽以入台,三分食一.公以下,四分食—.王国,师一人,其余官略与晋、魏制同.

官品略有调整:除王外,开国郡公从一品,散郡公、开国县公正二品,散县公、开国县侯

从二品,散县侯、开国县伯正三品,散县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散县子从四品,开

国县男正五品,开国乡男、散县男,从五品.较北魏各降—阶.又公国有郎中令,正七品

;大农,从七品;中尉,正八品;常侍,从八品;侍郎,正九品;上中下将军及上中大夫

,从九品.侯、伯国亦置大农,从八品;中郎、谒者,正九品.子、男国之大农,从九品

.

北周郡县亦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皆加“开国”. 后改《周礼》九命之制“诸侯为外命

,公九命,侯八命,伯七命,子六命,男五命”.共计有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

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凡十一等.

隋唐时期的封爵

1、隋朝的封爵

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爵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郡王第一

品,秩万石.嗣王、藩王、开国郡县公,第二品;开国郡、县侯,第三品;开国县伯,第

四品;并视中二千石.开国子,第五品;开国男,第六品.并视二千石.汤沐食侯,第七

品;乡、亭侯,第八品.并视千石.关中、关外侯,第九品.视六百石.另有记载与其稍

有出入:王正一品,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从一品,开国侯正二品,开国子正

四品下阶,开国男正五品上阶.炀帝时只保留王、公、侯三等,余皆废.

2、唐朝的封爵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定爵制九等:一等为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等为嗣王、郡王,食

邑五千户,从一品;三等为国公,食邑三干户,从一品;四等为开国郡公,食邑二干户,

正二品;五等为开国县公,食邑—干五百户,从二品;六等为开国县侯,食邑一千户,从

二品;七等为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等为开国县子,食巳五百户,正五品

上;九等为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各封爵还授给世袭的永业田,亲王10000亩,郡王5000,国公4000亩,郡公3500亩,县公2

500亩,侯1400亩,伯1000亩,子800亩,男500亩.

宋辽金元时期的封爵

1、宋朝的封爵

宋初的封爵增加到十二级,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

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公、侯、伯、子、男都带本郡县开国,到封国公

时,则称某国公.初次只封小国、然后改移大国.皇子、兄弟封国,谓之亲王.亲王之子

承嫡者为嗣王,宗室近亲承袭,特旨者封郡王,遇恩及宗室祖宗后承袭及特旨者封国公.

馀宗室近亲并封郡公.其开国公、侯、伯、子、男皆随食邑:二千户以上封公,一千户以

上封侯,七百户以上封伯,五百户以上封子,三百户以上封男.现任、前任宰相食邑、实

封共万户.相应品级为:王正一品,嗣王、郡王、国公从一品,郡公、开国郡公正二品,

开国县公从二品,开国侯从三品,开国伯正四品,开国子正五品,开国男从五品.后嗣王

、郡公、开国公不封,保留九等.

有封爵者必有食邑.食邑从—万户到二百户,共分十四等.不过,食邑只是虚数,只有食

实封才有一点实际利益.食实封从千户到百户,共分七等.实封约为虚封数的4/10,食实

封者,按实封一户,每月给钱25文计算,随月俸向官府领取.宋代官员的这些封爵和食邑

、食实封等,都没有子孙可以世袭的规定.

2、辽金的封爵

辽的封爵很多继承唐制,也有王和五等爵,以及食邑、食实封等制度.

金朝封爵分九等: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郡伯、县伯、县子、县男.官品为:正

从一品为郡王、国公,正从二品为郡公,正从三品为郡侯,正从四品为郡伯、县伯,承安

二年更.正五品曰县子,从五品曰县男.食邑定制为:封王者万户,实封一千户;郡王五

千户,实封五百户;国公三千户,实封三百户;郡公二千户,实封二百户;郡侯一千户,

实封一百户;郡伯七百户,县子五百户,县男三百户,皆无实封.

3、元朝的封爵

元爵分为:

王正一品

郡王从一品

国公正二品

郡公从二品

郡侯正三品

郡侯从三品

郡伯正四品

郡伯从四品

县子正五品

县男从五品.

明清时期的封爵

1、明朝的封爵

明朝的封爵分宗室和功臣外戚两种.

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均视一品;诸

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均视二品;诸子

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孙辅国将军,从二品;曾孙奉国将军,从二品;四世孙镇国中尉

;从四品.五世孙辅国中尉,从五品;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从六品.初亲王岁禄定为五

万石,后定减亲王岁禄为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

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将军三百石,奉国将军二百石.另有大量赐田,有的亲王

竟至数千上万顷.

明朝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

:“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

是可以世袭(世),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

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与前朝

不同的是,明朝的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井无封邑.

2、清朝的封爵

清初(后金时),尚处于爵职不分的状态,至最后的完善也有一个过程.天命五年(1620年

),“论功序爵,列总兵之品三等,副(将)参(将)游击亦如之,其牛录额真俱为备御,每牛

录下设千总四员”.天聪八年(1634年),改称五备御之总兵官为一等公,一二三等总兵它

为一二三等昂邦章京,一二二等副将为—二三等梅勒章京,一二等参将为一二等甲喇章京

,游击为三等甲喇章京,备御为牛录章京.顺治元年,加封公、侯、伯世爵,不久更昂邦

章京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为阿思哈尼哈番,甲喇章京为阿达哈哈番,牛录章京为拜他

喇布勒哈番,以及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午(1736午),又比照汉称,定精奇尼哈番为于爵,

阿思哈尼哈番为男爵,哈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为

云骑尉.乾隆十六年(1751年),定世袭七品官为恩骑尉从而确立了二十七等世爵制: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二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爵位的承袭有两种,一种叫世袭罔替,所得爵位可世代承袭,由朝廷受予诰命,属于特典

之列.通常的世爵均定有承袭次数,—般是每—代减一等,袭次既尽,世爵也就取消.世

爵俸禄为:

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

二等公685两

三等公660两

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

一等侯610两

二等侯585两

三等侯560两

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

一等伯510两

二等伯485两

三等伯460两

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

一等子410两

二等子385两

三等子360两

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

一等男310两

二等男285两

三等男260两

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

一等轻车都尉210两

二等轻车都尉185两

三等轻车都尉160两

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

骑都尉110两

云骑尉85两

恩骑尉45两

还有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闲散侯230两,伯品级官205两,子品级官180两,男品级官15

5两,轻车都尉品级官130两,骑都尉品级官105两,云骑尉品级官80两.凡在京八旗世爵,

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以上世爵主要用于封功臣及外戚.宗室皇亲另有制度,分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

子、多罗贝勒、多罗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

、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若除去世子、长子外共十二级.一般爵位

均为降级世袭,即子嗣承袭父爵要降一级.如果承袭者本人无甚功勋,不能晋级.少数特

许可世袭罔替,如清初的八家“铁帽子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

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八家以及后世的乾隆时封的怡贤亲王、同治时封的恭亲王、光绪时封醇亲王、庆亲王四家

.

顺治元年,始定诸王、贝子、贝勒、公俸禄.摄政王3万两,辅政王1.5万两,亲王1万两,

郡王5千两,贝勒2500两,贝子1250两,镇国公、辅国公625两;顺治七年又加给禄米.后

几经调整,最后确定为:

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

世子岁俸银6千两,禄米6千斛;

郡王岁俸银5千两,禄米5千斛;

长子岁俸银3千两,禄米3千斛;

贝勒岁俸银2500两,禄米2500斛;

贝子岁俸银1300两,禄米1300斛;

镇国公岁俸银700两,禄米700斛;

辅国公岁俸银500两,禄米500斛;

一等镇国将军岁俸银410两,禄米410斛;

二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85两,禄米385斛;

三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60两,禄米360斛;

一等辅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335两,禄米335斛;

一等辅国将军岁俸银310两,禄米310斛;

二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85两,禄米285斛;

三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60两,禄米260斛;

一等奉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235两,禄米235斛;

一等奉国将军岁俸银210两,禄米210斛;

二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85两,禄米185斛;

三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60两,禄米160斛;

奉恩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135两,禄米135斛;

奉恩将军岁俸银110两,禄米110斛.

西方爵位知识

A从高到低依次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公爵:在贵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级,地位最高.这个爵名的由来有三:一是欧洲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日耳曼部落的军事首长;二是古代罗马部落的军事首长;三是古罗马时代的边省将领,后指地方军政长官,其拉丁文原意为"统帅".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王权的日益强化,公爵成了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在英国,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纪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分封的,被封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员.十五世纪后才打破这惯例,少数非王室人员也被封为公爵.

侯爵:侯爵是贵族的第二等级.查理大帝在位时它是指具有特别全权的边区长官,相当于藩侯,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变成了独立的大封建领主.封建王权加强后,侯爵成为公爵与伯爵之间的爵衔,其地位与其他伯爵相等,十到十四世纪后,才确认侯爵的地位在伯上之上.

伯爵:在罗马帝国时,伯爵是皇帝的侍从,掌管军、民、财政大权,有时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强化后,伯爵可割据一方,成为世袭的大封建领主.后来,其地位渐次低落,介于侯爵与子爵之间,为贵族的第三等级.在英国,伯爵之衔历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爱德华被封为公爵之前,它是英国最高的爵位.这一爵名,来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丹麦.

子爵:子爵原系法兰克王国的国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国王查理曼于八世纪时封的,后来传到欧洲其他大陆国家.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后来独立存在,也可世袭.子爵爵位到十五世纪才传入英国,博蒙德.约翰于一四四○年第一个被封为英国子爵,其地位在男爵之上.

男爵:男爵是贵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级.在十一至十二世纪时,它是欧洲君主国国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在英语中,男爵(Baron)一词,是诺曼人在征服欧洲大陆时引进来的,本义为"只不过是普通的人",后来演变为"强有力的人".当时,英国的那些直接从国王那儿得到土地的大佃主,概可称为男爵,但这并非由国王分封.到了一三八七年理查二世约翰.比彻姆为男爵后,男爵才成为英国贵族的正式爵位.

在上述的这五个贵族爵位中,又根据其能否传给后代,分为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两类.世袭贵族后可由长子继承,终身贵族仅限本人活着时担任,后其子不能承袭

B德国爵位知识

二战时期许多德国高级军官在德皇时期就有爵位,大致理了一下德国的爵位等级,希望对诸位今后阅读有所帮助--我可以说德国的爵位制在欧洲是最繁琐的(原来一直以为是英国)要完全搞明白几乎是不可能,至少对我来说(括号内为女性爵位):

公爵--Herzog(Herzogin)

亲王--(上级)Prinz(Prinzessin)

(下级)Fürst(Fürstin)

侯爵--Pfalzgraf(Pfalzgrauml;fin)

边境侯爵--Markgraf(Markgrauml;fin)

地方侯爵--LandgrafLandgrauml;fin

(这里就可以看出德国爵位的繁琐,在其他欧洲国家中,只有侯爵一项,例如英国的marquess,法国的marquis和意大利的marchese等,只有德国人分得这么细.)

伯爵--Graf(Grauml;fin)

(这里德国海军的航空母舰“Graf.Zepplin”号国内很多资料都直译为“格拉夫.齐柏林”号,包括我也犯过这个错误,应该是“齐柏林伯爵”号)

子爵--德国的爵位中没有这个等级.

男爵--Baron(Baronin)

Freiherr(Freiherrin)

Freier(Freierin)

(这三者的区别我也不是很清楚,在英国男爵只有一个Baron)

junker--德国普鲁士的年轻贵族,王朝中的少壮派.大多数都是军官.

另外说说大家经常可以在过去德国人名见到的“冯”--Von.

这个词的意思相当于英语里的of,about,by等等,而在古代德国,这个词还用于表达贵族们的爵位,例如GrafVonZepplibr/> 相当于英语中的earlofZepplin,即为“齐柏林伯爵”,而贵族们将其看成是一种荣誉,所以渐渐的把这个词作为自己名字的一部份放在姓名之间例如:Gouml;tzvonBerlichingen.

在德国二战战败后,盟国占领者废除了这些名称的使用.所以在现在的德国,已经很少看到Von这个代表着荣誉的称谓(即使有也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C英国爵位知识

英国的爵位分为爵士和勋爵两种,勋爵指获得“大英帝国勋章”、“大英帝国军官勋章”或者“大英帝国司令勋章”的人.英国女王一年封两批爵位,每批1000人左右.在英国,许多人对帝国勋章梦寐以求.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即使再风光,再有钱,没有勋爵或爵士的头衔仍然是没有身份地位的普通人,进不了上流社交圈,成不了“上等人”.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姆成为勋爵后,就被特许到专供贵族使用的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给儿子举行洗礼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