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俗语 成语俗语

收集与饮食有关的成语典故-收集与饮食有关的成语典故

tamoadmin 2024-10-24 人已围观

简介一、这个典故与我国战国时的齐国人黔敖有关。二、扩展知识:1、典故原文: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2、白话翻译:齐国出现了大饥荒。富人黔敖好心赈济灾民,在路边摆设了食物,等待饥饿的人来吃。有一个人用衣袖遮着脸,拖着鞋子,晕晕乎乎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食

收集与饮食有关的成语典故-收集与饮食有关的成语典故

一、这个典故与我国战国时的齐国人黔敖有关。

二、扩展知识:

1、典故原文: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

2、白话翻译:齐国出现了大饥荒。富人黔敖好心赈济灾民,在路边摆设了食物,等待饥饿的人来吃。有一个人用衣袖遮着脸,拖着鞋子,晕晕乎乎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大声冲他吆喝说:“喂!来吃吧!”没想到那人却瞪视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追上去向他道歉,最终还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而饿了。

3、出处及含意:《礼记·檀弓下》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和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富。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喂”或“哎”。

形容 美食的成语

狼吞虎咽、津津有味、余味无穷、大快朵颐、饥不择食。

一、狼吞虎咽

白话释义:狼在吞食食物,虎在咽下猎物。

出处:《官场现形记》:“不上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朝代:清

作者:李宝嘉

二、津津有味

白话释义: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出处:·《朱舜水集·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朝代:明

作者:朱之瑜

翻译:好诗愈;读越觉得津津有味;可以看到理胜的文章;大胜过其他人带来美好的词。

三、余味无穷

白话释义: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出处:《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五章:“须是如我方才的样子,轻吸慢嘘,不惟安然无恙,且觉余味无穷哩!”

朝代:近代

作者:刘斯奋

翻译:必须是像我刚才的模样,轻吸慢吐气,不仅安然无恙,而且觉得多味无穷哩!

四、大快朵颐

白话释义: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

出处:《周易·颐》:“舍尔灵龟,观我朵颐。”

朝代:周

作者:姬昌

翻译:你自己放着大量财物,还来窥伺我的衣食。

五、饥不择食

白话释义:饿极了的时候,就不挑拣食物了。比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选择。

出处:·《五灯会元·天然禅师》:“士曰:‘饥不择食。’”

朝代:宋

作者:释普济

翻译:这位先生说:饿极了的时候,就不挑拣食物了。

有关'米和黄金历史典故的成语

一:秀色可餐[ xiù sè kě cān ]

1. 解释: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2. 出自: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二:炊金馔玉[ chuī jīn zhuàn yù ]

1. 解释:炊:烧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

2. 出自: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3. 示例:此邦百万多豪家,~纷如麻。 ◎清·施润章《悲老牛》诗

三:山珍海味[ shān zhēn hǎi wèi ]

1. 解释: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2. 出自: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3. 示例:调补剂不一定象~那样适味可口。 ◎闻一多《邓以蛰〈诗与历史〉题记》

四:八珍玉食[ bā zhēn yù shí ]

1. 解释:泛指精美的肴馔。

2. 出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3.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珍美的食品

五:五味俱全[ wǔ wèi jù quán ]

1. 解释: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2. 出自:《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3. 示例: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那羹本~。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有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不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

偷鸡不着蚀把米 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生米煮成熟饭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

唱筹量沙 把沙当做米,量时高呼数字。比喻安定军心,制象来迷惑敌人。

聚米为山 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

太仓稊米 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比喻非常渺小。

飞米转刍 指迅速运送粮草。同“飞刍挽粟”。

五斗折腰 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礼。为微薄的俸禄而对上级卑躬屈膝。

鱼米之地 盛产鱼类及稻米等的富庶地方。

凌杂米盐 形容零乱琐碎。

舐糠及米 舐:用舌头舔东西。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据的地方再夺取政权。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生米做成熟饭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聚米为谷 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

唱沙作米 比喻以假乱真或以劣为优。

米盐博辩 比喻议论广博细杂。

粒米狼戾 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

画沙聚米 在沙上画地图,聚米为山谷,指画军事形势,运筹决策。

简丝数米 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

山川米聚 指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

铁杵磨成针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仁浆义粟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米珠薪桂 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米已成炊 比喻事已做出,无可挽回。

杵臼之交 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

血流漂杵 杵:捣物的棒槌。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形容战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

尘垢秕糠 尘:尘土;垢:污垢;秕:秕谷;糠:米皮。比喻琐碎而没有用的东西。

臼杵之交 臼:石制的舂米器具。杵:舂米的木棒。臼与杵不相离。比喻非常要好的朋友。

粗衣粝食 粝:粗米。穿粗布衣,吃粗米饭。形容生活水平很低。也指不追求生活享受。

井臼亲操 井:汲水;臼:舂米。指亲自操作家务。

十米九糠 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数米量柴 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朝升暮合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粝食粗衣 粝: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生活清苦。

颗粒无收 收:收成。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

暮爨朝舂 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水米无干 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旧时指官吏清廉。同“水米无交”。

粒米束薪 指粮柴少得可怜。

狧穅及米 比喻逐步侵蚀渐及全体。

太仓一粟 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放刁撒泼 放:使用;刁:无赖,刁滑;撒泼:蛮不讲理。指使用刁钻狡猾的一套手段。形容极不讲理。

鳌头独占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食少事烦 每日吃饭很少,可是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金题玉躞 金题:用泥金书写的题签;玉躞:系缚书卷的玉别子(又称“插签”)。指极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璜。

告贷无门 告贷:向别人借钱。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蹈袭覆辙 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以戈舂黍 用戈去舂黍米。比喻达不到目的。

折腰五斗 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为五斗米而弯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

水菜不交 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旧时指官吏清廉。同“水米无干”。

囊漏贮中 指粮食从小器漏入大器,其实并未漏掉。常比喻实际利益并未外流。贮,盛米器,大于囊。亦作“囊漏储中”。

玉粒桂薪 米如玉,薪如桂。极言生活费用之高。

樵苏失爨 虽有柴草,却无米为炊。指非常贫困。

吹毛数睫 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

有气无烟 形容家中非常贫困,无米下锅。

史记中与成语有关的典故

历史典故:杯弓蛇影、伯乐相马、不可多得、不学无术、才高八斗、草木皆兵、乘风破浪。

1、杯弓蛇影的典故

有一个叫应彬的人在汲县作县令。夏至这一天,他的一位老朋友来访,应彬设宴款待。朋友座位背后的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弩(nu)弓,映在酒杯中,形状就像一条小蛇。朋友端起酒杯,正欲饮酒的那一瞬间,他瞥见了酒杯中的“蛇”,可他已经将那杯酒喝进肚里去了。朋友当时就觉得又惊又怕,十分恶心。回到家里,只觉得胸腹疼痛难忍,以至于饮食不进,身体渐渐消瘦下去。家里人为他请了好多医生,用了好多办法,也不见治好。

自从老朋友那次来访后,已好长时间不见面了,应彬觉得奇怪,于是决定到朋友家去回访。只见朋友形容憔悴,病得不轻。应彬便问是什么原因。朋友如实相告:“自那次在你家喝酒,因酒杯里有一条小蛇被我吞进肚里,使我十分害怕,回家后就一病不起。”

应彬觉得这事有些蹊跷,酒杯中哪来的蛇呢?他回到县衙后,还在琢磨这件事。猛一回头,看见挂在墙上的弩弓,心里一下子明白了。他于是专门备了车马,把老朋友再次请到家中,重摆宴席,仍让朋友坐在原来的位置上。当朋友拿起酒杯一看,忽然惊叫起来,原来杯中又出现了蛇影。这时,应彬也端着酒杯走到朋友的座位旁,将自己的酒杯端给朋友看,里面同样有一条蛇影;后来,他请朋友端着原来那杯酒离开那个位置,再看杯中,那蛇影就分明没有了。朋友心中甚是不解,应彬叫朋友回头看墙上挂着的那把弩弓,对朋友说:“墙上的弩弓映在酒杯中,这就是你看到的杯中的蛇,其实那只是弩弓的影子,杯中什么也没有。”

朋友半信半疑,又和应彬重新演试了几遍,这才哈哈大笑起来,心中的疑团顿时消失,精神一下子清爽了许多。回去以后,病也很快地好了。

害疑心病的人,往往陷入庸人自扰的泥淖而难以自拔;有智慧的人则善于抓住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心病还须心药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伯乐相马的典故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3、不可多得典故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4、不学无术典故

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临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又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室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5、才高八斗典故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6、草木皆兵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他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一定可大获全胜。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官员,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情况,并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袭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谢石听从他的建议,出兵偷袭秦营,结果大胜。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

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仔细看去,那里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甚为齐整。他不禁暗暗称赞晋兵布防有序,训练有素。

接着,苻坚又向北望去。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非常险要。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坚中谢玄的计,下令将军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结果,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北归。

这一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7、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què),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史记中与成语有关的典故有:卧薪尝胆、毛遂自荐、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春秋末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毛遂自荐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是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兵攻打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救,毛遂自动请求跟着去。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答应派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后来用“毛遂自荐”借指自己推荐自己。

负荆请罪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廉颇和蔺相如同在赵国做官。蔺相如因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想侮辱蔺相如。

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处处退让。后来廉颇知道了,感到很惭愧,就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请他责罚。后来用“负荆请罪”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